自从华尔街日报优化了Push策略,用户都控制不住记几了
在对的时间给对的人推送通知,是一件很重要却很难的事。在众多外媒中,《华尔街日报》的推送向来以精准定向遥遥领先,究竟他们在数据分析上下了哪些功夫,本期全媒派(qq_qmp)带来独家方法论。
拓展Push内容类别
不止是突发新闻和政治
如果你打开《华尔街日报》APP,在推送设置中会发现:用户可以在突发新闻和政治新闻中进行选择。《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大多是政治、经济界的人士,这两类推送非常符合其APP的用户画像,除了随时随地可以及时反馈给用户的突发新闻,政治新闻也是读者们最关注的内容。
但在去年八月,《华尔街日报》为订阅它的用户设置了一个特别的推送——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酒业公司如何回应成人在饮料上的消费可能会增加其患癌风险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增加推送与受众之间的相关性。
《华尔街日报》移动产品经理Greg Emerson说:“这则推送是对酒业和饮料产业前沿趋势的分析预测,但我们希望它能为酒业公司制定新的应对社会变化的策略提供帮助,也希望它能号召人们少饮酒。既可以清晰的体现目的性,同时也可以让推送的内容更加人性化,更加有相关度。”
加权打开率
新数据指标来袭
使用Facebook和Google来获取新闻是大众现在最常用的方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尔街日报》等严肃媒体越来越意识到推送是一种直接触达受众的有效方式。
为了进一步增加对每日推送的了解,《华尔街日报》开始使用新的数据指标——加权打开率。主要目的是对于一些超过两个月没有打开《华尔街日报》APP的设备减少推送数量。
据官方数据,去年3月运用加权打开率(weighted open rate)以来,《华尔街日报》推送的平均打开率(average open rate)增加了21%。使用传统的打开率时,表现最好的推送和表现最差的推送间的变化率,会存在约半个百分点的差异。通过剔除休眠状态的用户设备,变化率则变成大约两个百分点。
《华尔街日报》还发现,如果一些设备有几个月没有访问APP,用户即使看到了推送也是不会打开的。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在下一个推送做出调整,不再会激励此类不活跃用户。
通过收集加权打开率这一指标的数据,《华尔街日报》能看到哪些是每周最成功的推送,发现用户们对非突发新闻的分析推送最有兴趣,于是他们重新研究了推送非突发新闻的方法。数据显示,用户对分析类新闻故事更感兴趣,因此《华尔街日报》已经开始更加频繁地推送此类消息。
A/B测试
力求最佳版本推送
《华尔街日报》向来注重商业方面的故事推送,例如之前提到的酒精饮料行业的故事,但它们通常表现得不是很好。为了提高这类推送的表现,《华尔街日报》会对它们进行重写,使其更容易被用户们接受。
虽然金融故事只能吸引了一小部分受众,但因为它是《华尔街日报》内容提供的核心,所以编辑部还是做出了很大努力来优化内容和完善语言。并且还对这类推送内容做了一些A/B测试。(即每位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为其推送同一则内容的不同版本),后台从用户反馈回的数据得出哪种推送更受欢迎、用户转化率更高等。
例如,每个星期天晚上,《华尔街日报》都会推送一个故事,告诉用户一周内在经济领域正发生什么。该类通知通常是效果最差的推送之一。通过A/B测试反馈的结果,《华尔街日报》进行了内容上的调整,比如专注于故事的内容,而不只是新闻事实。他们把更多的努力投入到内容的改进上,而不是推送类型上。
同样,《华尔街日报》每天早上向iPad APP发推送,推送内容一般都是当天报纸中的新闻报道。通过在每个推送中加上问候语“早上好”,打开率就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未来还有新招
集中火力拉动忠实用户
《华尔街日报》希望未来能够针对特定的用户(比如使用频率高的用户和有定期访问习惯的用户等),更加有目的性地制定推送策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这些特定用户使用哪一种设备在线阅读,他们都能推送到位。
例如,用户可能在五个不同的设备上获得相同的通知,但是他们只是真正需要在其中一个设备上打开和读取它。Emerson认为,如果你看看打开率,即使发现五次推送通知里只有一次打开记录,实际上却是100%的“我”参与了推送。
Emerson认为,这将使编辑部能够更加细致准确地看到人们的反应,而不只是设备响应方面。他相信专门针对一天中的时间或一周中的某一天的不同类型的推送,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优势。
当然了,《华尔街日报》不会共享任何数据,包括平均打开率,下载应用程序的设备数量或休眠状态的用户设备数量。
不少媒体的内容提供者都致力于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推送,但如何选择对的信息推送到对的受众,并且保证推送内容真正被消费,实属难事。《华尔街日报》的尝试或许给了我们一些样本参考:透过层层数据标签,找到真正的信息消费者。